亲亲宝贝育儿网为广大婴幼儿父母提供权威科学的母婴育儿知识

该县小村学生“撤点并校”外流后

母婴育儿 2024-06-04 浏览(562) 评论(0)
- N +

在子女随父母进城、跨区域人口流动性加大等现实因素影响下,部分农村地区学生结构发生明显变化。几年前,位于黄河北岸的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,有的村3个学生14个老师,有的教学点2个学生2个老师。学生请假,老师请假,老师请假,学生停课。

对照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要求,2018年脱贫的农业大县封丘,面对“资金花了不少,效果却不理想”的现状,实施了涉及12万多名学生、6800多名教师的农村教育改革,以缩小城乡差距,提高教育水平。

小规模学校的学生持续外流已经成为常态。

新乡市封丘县,人口80多万,位于黄河北岸。2014年至2018年,封丘投入10多亿元对农村学校进行改扩建,配备教学设备,改善办学条件。

但近年来,受子女随父母进城、跨区域人口流动等因素影响,封丘县中小学生生源发生了变化。

封丘县赵刚镇,到2022年底,当地39个村有23所小学,小学生总数只有2400多人。当地很多小学一个村有三四个老师,教三四十个学生,很正常。“相比大型学校,100人以下教学点的教育经费相当昂贵,但教学效果并不理想。”赵刚镇教育总校副校长张芳伟表示,小规模学校的学生持续外流已经成为常态。

到2023年夏,封丘县共有农村小学228所,其中100人以下的有113所,20人以下的有33所。“这些100人以下的小村,师生比大致是1: 6,远高于国家规定的农村小学1: 23的标准,100人以下的村,办学经费也是按照100元/人分配的。有着25年一线教育经验的封丘县教体局局长侯介绍。

封丘县教育部门在多次调查中发现,由于教师数量少,许多村庄和小学校采用保班教学制。一个老师语文、数学、英语都教,但是没有人教,或者说没有人教的好。有的校长年龄比较大,两三个老师,10多个学生。他们教得漫不经心,他们的学生几乎筋疲力尽。一些家长期待高质量的教育,宁愿每年花一万块钱让孩子上私立学校,也不愿在家门口上小学。

教育改革不能等待。在2023年的一次教育改革研讨会上,封丘县委书记王跃峰感到非常紧迫。“我们不能再停留在‘让孩子在家上学’的固有思维中。“受教育”对农村孩子来说不再是问题。上学是农村家长的迫切需求,也是农村教育改革的主要矛盾。"

撤点并校,资源重组

2023年上半年,封丘县根据实际情况,将95个小村与周边规模较大的学校合并,按照“就近方便、保障安全、提高质量”的原则,转移学生3200余人,分流教师537人。

现在农村路况改善,电动车是接送孩子的主要交通工具。大多数家长认为多走一两公里路,接受更好的教育,还是划算的。张芳伟说,赵刚镇有39个行政村。合并前,有23所小学。合并后剩下10所小学,包括一个不到100人的教学点,周围没有大规模的学校。

封丘县算了一笔账。此前,100人以下的小村庄师生比大致为1: 6,远高于1: 23的标准比例。然而,乡镇大规模学校的师生比例达不到标准比例。县里的农村学校不得不聘请300多名教师补充教学力量,而这额外教师的工资只能从有限的学校经费中挤出。以合并后的95所村小学为例,按照1: 23的师生比,合并后3200多名学生只需要140名左右的教师,就可以向其他学校补充近400名教师,大大缓解了乡镇、县城小学教师紧张的局面。

“学校撤并后,300多名外聘教师有序退出,节省了500多万元工资和费用。”封丘县分管教育的副县长傅英民说,学生不足百人的农村教学点合并后,可以节省大量办学经费,这对于一个财政收入刚刚超过10亿元的县来说,是极为难得的。“另外,在一些村子里,老师和学生都很少,实验设备和运动器材都已经封存不用了。合并后,这些设备资源在新校区也得到了盘活。

同时,封丘县自愿合并的95个小村、30多所学校,经有关部门清产核资后,纳入乡政府资源库。闲置校舍可优先用于养老、医疗等公益事业,也可用于经营性项目。产生的收入百分之十用于校舍维修,百分之六十留给村集体,百分之三十投入乡镇教育,让农村教育继续强大。

因地制宜配置教育资源,调整学校布局

学校合并后,封丘县赵刚镇中心小学迎来了来自两个教学点的8名教师和82名学生。在这所拥有888名学生的完全小学,学校不仅控制着其他学科的教学质量,还按要求开展了充足的体乐、美体课程。同时,学校还有舞蹈、单簧管、书法等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。

小教学点的氛围和大规模的学校不一样。在一个小村子里,一个老师领着几个学生,起不来。赵刚镇中心小学校长杨永展说,这些村的小学教师大多具有大专以上学历,近年来新招聘的教师大多具有本科以上学历。他们不是没有教学能力,应该根据教育形势的变化,把他们放在一个能充分发挥他们才能的环境中。

我比较喜欢规模大的学校,上课有氛围,课后可以交流,可以向其他老师学习,出去培训的机会比较多。回在一所乡村小学任教近8年,一直是班级授课,长期有22个学生,短期只有6个学生。2023年秋季学期,村小学合并后,她调到赵刚镇中心小学当专职语文老师。“不仅我开心,我以前教的学生也变了很多,在仪态、才艺展示等方面都有进步。这里的氛围更适合。

同时,为提高农村地区的教育质量,封丘县还借鉴试点经验,在全县公办学校组建了23个教育集团,以缩小城乡差距,提高教育水平。

以黄陵镇初级中学为例。2021年秋天,距离县城22公里的学校里,八、九年级的学生只有63人。学生少了,老师少了,资金也少了。校园里没有路灯,下雨天操场成了大池塘。周围的居民已经多年没有听到学生们的歌声、笑声和读书声了。

2021年秋,黄陵镇初级中学并入封丘县传统强校城关镇第一中学教育集团,希望通过教师交流和资源共享,提高前者的教学质量。第一年,集团总校派出23名教师到黄陵镇初级中学。同时,借助总校的资源,黄陵镇初级中学在软硬件方面实现了很大的提升。

曾经,教学管理不好,教育质量下降,学生不断流失,陷入恶性循环。哪怕一年两万多块钱,家长也宁愿把孩子送到身边的私立中学。封丘县城关乡第一中学教育集团总裁贾拥军说,两年后当28名九年级毕业生中的26人顺利升入高等教育时,学校以实实在在的成绩赢得了家长的信任,2023年秋季招生,400多名学生选择在该校就读。

“调整学校布局,整合教育资源,可以让更多偏远地区的农村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。”贾拥军认为,农村教育改革不仅仅是教育资源的科学再分配,提高资源使用效率,更重要的是遵循教育规律,激活教师动力,关爱学生活力。

侯认为,影响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布局的因素比较复杂,需要因地制宜进行科学判断。这是未来几年地方政府面临的义务教育问题。(记者韩朝阳)

标签: